大会参会人员合影
近300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许俊泉进行开幕式致辞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邓宏魁教授作了题为“化学小分子操控和重塑细胞命运”的专题报告。邓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体细胞重编程研究领域的系列工作,以及使用10X Genomics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发现了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一个新的中间状态的细胞类型,该细胞亚群具有两细胞(2C)胚胎样转录特征,并阐述了其在细胞多能性获得中的关键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干细胞顶级杂志《Cell Stem Cell》,【详情请阅读:重磅 ∣ 10X Genomics又一力作,博奥晶典联合北京大学体细胞重编程机制研究登顶《Cell Stem Cell》】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特聘教授、广东省单细胞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美国耶鲁大学遗传系顾问潘星华教授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单细胞测序的进展和前景”的专题报告。潘教授对目前单细胞测序在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的方法做了详细的综述,总结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干细胞、癌症、免疫、神经和发育等领域应用所产生的一些重大成果。潘教授课题组在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硕果累累,报告期间展示了他们的部分成果。此外,潘教授陈述了单细胞测序目前所面临的一些瓶颈和挑战,为我们将来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做了新的展望。
清华大学副教授、青年千人王文会博士做了题为“用于单细胞操作与分析的微器件和系统”的报告。王文会博士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结合微器件与显微操作系统,对细胞等微米级的对象进行操作的相关工作和进展。包括细胞注射/取放系统、细胞力/粘附测量、细胞三维旋转/成像/ 机电特性测量、细胞捕获与图形化等。通过这些操作实例,展示出微器件与系统在研究单细胞的巨大潜能,为其他老师对单个细胞的研究开拓了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来自北京大学汤富酬教授课题组的文路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单细胞多重组学测序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文路博士介绍了其课题组开发的一种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平行多组学测序技术scCOOL-Seq,该技术可以同时对单细胞进行染色质状态、DNA甲基化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等多组学层面分析,并介绍了使用该技术在小鼠与人类着床前胚胎发育过程进行的研究成果。此外,文路博士还介绍了另一种单细胞三重组学测序技术 scTrio-Seq,它能够从一个单细胞中同时获取基因组拷贝数变异、DNA甲基化组和转录组三层面组学信息,并分享了其应用于分析肝癌与结直肠癌肿瘤异质性的研究结果。通过实际应用案例,为各位老师开展单细胞多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聂宇博士做了题为“单细胞测序解析心肌再生分子机制”的报告。聂宇博士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介绍了为什么要开展心肌再生的研究,该研究在临床治疗的重大意义,以及他们在该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最后,介绍了他们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心肌再生机制研究方面目前所取得的进展。
达拉斯贝勒医学中心免疫研究所(BIIR@Dallas, TX)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室主任、亚利桑那转化基因组研究所 (TGen@Phoenix, AZ) 资深顾问林巍博士主要从事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内容的开发工作。林巍博士的报告对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的当前分析策略进行总结,尤其是结合其团队所开发的监督学习细胞分型方法以及已有的非监督聚类和细胞时序轨迹分析方法,提出了推进的单细胞多谱系和目标谱系的分析路线图。在展示该分析路线过程中,他以高度异质化的肿瘤组织为例进行深度解析。首先将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细胞区分出来并揭示其相互作用、以及富集的信号通路。在此基础上,对于肿瘤细胞谱系的演化特点做更为细致分析。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时序轨迹分析,展示了大量推进肿瘤 EMT 转化基因。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健康科学研究院张怡然博士,进行了题为“单细胞测序技术与肺癌细胞图谱研究”的报告。张怡然博士详细介绍了他们搭建的一套针对肺癌病人外周血及胸水CTCs 的分离检测流程,通过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CTCs 存在特异表达基因,进一步转录因子富集分析发现,这些特异表达基因被干细胞因子所调控。利用这些信息,向肿瘤培养基中添加维持干性的细胞因子,使肿瘤原代培养的成功率大幅提高,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肿瘤细胞进行体外的药物敏感性测试,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博奥晶典生物信息分析工程师 方彬彬
培训班现场的火爆场面
博奥晶典致力于大规模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的打磨,取百家之长,成为国内最有品质保障和经验护航的单细胞测序优质服务商。下附博奥晶典单细胞测序产品列表: